哺餵母乳不是天生就會,準媽媽們生產前的準備
沒有人天生就會當媽媽的,只有為了孩子一直努力學習。
哺乳也是一樣的道理,雖然人類是哺乳動物,但種種原因讓媽媽們沒有自信可以成功哺育自己的寶寶。
為了讓媽媽們在哺乳對自己更有自信,所以在懷孕期間就是需要進行準備。
幫助媽媽們在哺乳的過程中更加順利的法寶就是:
1. 哺乳課程
參加哺乳課程可以讓準備哺乳的媽媽們提前了解哺乳的好處、技巧和挑戰,並學習如何正確哺乳。
例如:寶寶的作息安排、親餵時教寶寶如何含乳、哺育母乳時抱寶寶的姿勢(親餵/瓶餵)、如何為寶寶拍嗝、怎麼用尿布來觀察寶寶是否有喝飽。
甚至是寶寶什麼時候可能會出現厭奶期、什麼時候可以考慮增加副食品等等的,都是可以提早做準備。
2.哺乳用具
當您決定要哺育母乳時,依據親餵或瓶餵的不同,所需準備的用具不太一樣。
以下列出幾項供媽媽們做為參考:
a.防溢乳墊
當您正在哺乳或是聽到寶寶的哭聲時,刺激腦下垂體接收指令,分泌催產素、泌乳素,會讓乳汁以噴射方式溢出體外,稱之為「噴乳反射」也就是「奶陣」。這種狀況需要在胸罩或內衣的內側貼上防溢乳墊,用來吸收溢出的奶,且需定期更換。
b.母乳袋
當媽媽們擠出母乳時需要裝進已滅菌的母乳袋裡,密封後放入冰箱保存。以備下次加熱後用以瓶餵寶寶。
c.奶瓶
奶瓶除了有不同容量、口徑不同外,材質以玻璃、塑膠(PPSU/PES/PP/Tritan)和矽膠三種為主,每種材質都各有優缺點,若無特別需求建議選用寬口徑玻璃奶瓶,耐高溫(可達600℃)又可進消毒鍋或直接煮沸,寬口徑奶瓶在沖泡奶粉跟清洗上也比較方便。
d.奶瓶用奶嘴
奶瓶必須搭配奶瓶用奶嘴才能使用,可從尺寸、開孔形狀、口徑以及消毒方式四個面向進行考慮。請依照寶寶的習慣選擇適合的。
e.其他哺乳用具
包含擠乳器、消毒鍋、溫奶器、哺乳背巾、哺乳衣、奶瓶清潔劑、羊脂膏等等,都是看個人需求購置。
3.支持系統
當您決定要哺育母乳時,家人與朋友的支持非常重要。您可以與他們討論哺乳計劃,並請他們到時候給予家務協助或是陪伴寶寶的需求。
尋求當地母乳親善的醫生,並可以瀏覽國健署網站獲取母乳新知,或預先加入相關哺育社團尋求專業協助。
以下提供幾個知識來源及社團支持:
- 國民健康署孕產婦關懷中心 https://mammy.hpa.gov.tw/
- 台灣母乳協會 https://breastfeeding.org.tw/
- 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 http://breastfeedingtaiwan.org/
- 中華民國寶貝花園母乳推廣協會 https://www.facebook.com/babysgarden.org
臉書社團:
- 台灣母乳協會 https://www.facebook.com/breastfeeding.tw
- 台灣母乳協會ㄋㄟㄋㄟ共和國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reastfeeding.tw
- 母奶應援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omagrp
4.照顧自己
確保自己擁有充足的水分攝入和均衡的營養,並保持積極的心態。要學會放鬆自己和找機會休息,有助於維持身心健康和順利泌乳。
如果遇到哺乳困難,不要猶豫尋求幫助。尋找專業的哺乳顧問或醫療專業人士提供支持和指導。
接受自己的限制,不要對自己施加過多壓力,母乳餵養不是唯一的育兒方式,重要的是確保嬰兒健康和母親的開心。
開心的媽媽才會有開心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