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餵姿勢教學!利用新生兒的尋乳反射來練習親餵
新生兒寶寶每天應睡14~17 小時,有些可能會睡到18~19 小時,其他醒來的時間很重要的就是要喝奶。
當寶寶餓到哭了才喝奶時,你會發現他焦躁不安很難有效(或好配合)的吸允乳房。
所以透過寶寶的身體訊號得知他肚子餓是很實用的技能。
一、如何觀察寶寶肚子餓的身體訊號?
寶寶試著張開嘴或將手伸到嘴附近時,代表他們肚子餓了,有些寶寶已經會轉頭來尋乳了。這時候來跟寶寶磨合親餵是最好的時機,因為他們還很有耐心。
圖片來源:澳洲母乳哺育協會
二、哺餵母乳的姿勢
哺乳前媽媽盡可能地放鬆,以自己覺得舒服的姿勢坐著或躺著,且可適時地使用枕頭或棉被支撐自己和寶寶。
寶寶身體緊貼著媽媽,臉朝向乳房,頭部及身體呈一直線(臉、胸部、腹部在同一平面,面對著媽媽),寶寶下巴緊貼著乳房,媽媽可以用手托住乳房輕輕碰觸寶寶的上唇,刺激寶寶的尋乳反射,等寶寶嘴張得很大,很快地抱寶寶靠近乳房,讓寶寶同時含住乳暈與乳頭,下唇外翻成C形(上唇上方可看到較多乳暈,下方的乳暈露出較少而幾乎看不見)。
其哺餵的姿勢包括下列幾種:
寶寶身體緊貼著媽媽,臉朝向乳房,頭部及身體呈一直線(臉、胸部、腹部在同一平面,面對著媽媽),寶寶下巴緊貼著乳房,媽媽可以用手托住乳房輕輕碰觸寶寶的上唇,刺激寶寶的尋乳反射,等寶寶嘴張得很大,很快地抱寶寶靠近乳房,讓寶寶同時含住乳暈與乳頭,下唇外翻成C形(上唇上方可看到較多乳暈,下方的乳暈露出較少而幾乎看不見)。
其哺餵的姿勢包括下列幾種:
- 坐式搖籃法
- 選擇有椅背且舒服的椅子,可於膝蓋上放置枕頭,方便寶寶貼近乳房,腳放置於板凳上,會更舒適。
- 手肘當作寶寶的枕頭,手前臂支撐寶寶身體,將寶寶一隻手繞至媽媽背後,使寶寶肚子貼緊媽媽腹部。
坐式搖籃法
- 橄欖球式法
- 剖腹產婦女、乳房相較於寶寶稍大者,可嘗試此姿勢。
- 早產兒可多嘗試,因為可較清楚觀察其嘴型。
- 單手托住寶寶頭部,另一隻手臂支撐寶寶的身體,使寶寶呈現頭在媽媽胸前,腳在媽媽背後的姿式。可以使用枕頭墊於寶寶身體下,使寶寶頭接近乳房含著整個或大部分乳暈進行哺餵。
橄欖球式法
- 側臥式
媽媽常因寶寶餓時哭鬧,而影響睡眠品質,以下方法可幫助媽媽不讓哺乳影響睡眠:- 以一個最舒服放鬆的姿勢側躺著(媽媽可以枕頭墊於背部及頭部側躺),同側的手枕於頭下,使用另一隻手抱住寶寶頭部及背部,使寶寶貼近乳房。
- 先餵側躺邊的乳房,如要換另一側的乳房,可稍微調整身體,使另一側乳房靠近寶寶,或與寶寶一同翻身後再餵。
圖三 側臥式
(哺餵母乳的姿勢圖文來源:臺北榮總護理部健康e點通)
三、 如何觀察正確哺餵母乳?
- 可看到寶寶慢而深的吸吮。
- 哺餵母乳後寶寶呈放鬆及飽足狀。
- 哺乳時,媽媽的乳頭不會疼痛。
- 媽媽可以聽到寶寶吞嚥聲或看到寶寶吞嚥。
四、需要親餵多長時間?
寶寶吸奶不是像大人吸吸管那樣的輕鬆寫意,常常會看到寶寶喝完奶流得滿頭大汗。
俗語說「費盡吃奶的力氣」,寶寶喝奶時真的是用全身的力量在吸允的!
初期媽媽的初乳較為濃稠且少量,寶寶需要更費力才能吸允到奶水,當然時間也會比較久。
按照每個寶寶的不同,建議一開始單側抓15-20分鐘再換邊。
隨著寶寶越大越大,吸允的能力越來越提升,說不定你會發現寶寶進階到單側5分鐘就喝飽了。
五、親餵後需要排空嗎?
全親餵是不需要排空乳房的,因為寶寶喝多少,乳汁就會產生多少,
如果媽媽在親餵後又把母乳擠出來,大腦就會接收到還需要再產生乳汁的訊號。
瀏覽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