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嬰幼兒餵養

2023年12月20日

重要事實

  • 根據《兒童權利公約》,每個嬰幼兒都享有獲得良好營養的權利。
  • 營養不良與五歲以下兒童45%的疾病負擔有關。
  • 5200萬5歲以下的兒童消瘦,1700萬嚴重消瘦,1.55億發育遲緩,4100萬超重或肥胖。
  • 約有40%的0-6月齡嬰兒得到純母乳哺育。
  • 獲得有足夠營養和安全的補充食品的兒童為數不多,在許多國家,6-23個月齡的母乳喂養兒童只有不到四分之一達到了與年齡適當的飲食多樣化和餵養頻率的標準。
  • 如果所有在0–23個月大的兒童進行最佳母乳餵養,每年可挽救超過82萬名五歲以下兒童的生命。母乳哺育可提高智商和上學率,並與成人生活的高收入有關。 (1)
  • 透過母乳哺育改善兒童發育並降低衛生成本,可為個人家庭以及國家層面帶來經濟利益。

概述

營養不良估計每年造成270萬名兒童死亡,佔兒童死亡總數的45%。在改善兒童生存狀況,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和發育方面,嬰幼兒餵食是一個關鍵領域。兒童生命最初兩年尤其重要,在此階段如能獲得最佳營養,可降低盛行率和死亡率,減少日後罹患慢性病的風險,促使身心發展更加健全。

最佳母乳哺育至關重要,每年可挽救超過82萬名五歲以下兒童的生命。

世衛組織和兒童基金會建議:

  • 產後一小時即開始哺乳;
  • 生命最初6個月應進行純母乳哺育;
  • 在嬰兒6個月大時增加有足夠營養和安全的補充(固體)食品,同時持續進行母乳哺育至兩歲或兩歲以上。

然而,許多嬰幼兒都得不到最佳餵食。例如,在世界範圍內,2007年至2014年只有大約36%的年齡不到六個月的嬰兒得到純母乳哺育。

建議已修訂,以解決感染了愛滋病毒的母親所生嬰兒的需要。現在,抗愛滋病毒藥物讓這些嬰兒可以獲得純母乳哺育至六個月,並持續母乳哺育至少至12個月,使愛滋病毒傳播風險大大降低。

母乳哺育

六個月純母乳哺育對嬰兒和母親有許多好處。主要可防止腸道感染,對發展中國家和工業化國家都是如此。儘早進行母乳哺育(產後一小時),可防止新生兒受感染並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對於部分母乳哺育或非母乳哺育的嬰兒,因腹瀉和其他感染導致死亡的風險可能更大。

對於6-23月齡兒童,母乳也是能量和營養素的重要來源。母乳可提供6-12月齡嬰兒所需的一半或更多的能量,12-24月齡嬰兒所需的三分之一能量。母乳也是患童獲取能量和營養素的重要來源,並可降低營養不良兒童死亡率。

小時候得到母乳哺育的兒童和青少年出現超重或肥胖的可能性較低。此外,他們在智力測驗方面的成績會更好且上學率更高。母乳哺育與成人生活的高收入有關。透過母乳哺育改善兒童發育並降低衛生成本,可為個人家庭以及國家層面帶來經濟利益。 (1)

母乳哺育時間較長也有益於母親的健康和福祉。它可降低卵巢癌和乳癌風險,並有助於拉開生育間隔(對6個月以下嬰兒進行純母乳哺育可產生荷爾蒙效應,通常會導致哺乳閉經期)。這是一種自然控制生育的方法,稱為哺乳閉經避孕法。

必須支持母親和家庭對嬰兒進行最佳母乳哺育。可採取有助於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哺育的行動,包括:

  • 實施相關政策,如勞工組織《保護生育公約》(第183號)和第191號建議(該建議補充了第183號公約,其中建議延長假期和提供更高福利);
  • 《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以及世界衛生大會隨後通過的相關決議;
  • 實施愛嬰醫院行動中規定的“成功母乳哺育十步驟”,包括:
    • 產後立即開始母嬰肌膚接觸並在生命最初第一小時之內開始母乳哺育;
    • 按需哺乳(也就是說,無論白天和夜晚,只要嬰兒需要即可哺乳);
    • 母嬰同室(讓母親和嬰兒一天24小時在一起);
    • 不給嬰兒吃其他食物或飲料,甚至不餵水,除非醫療上有需要;
  • 在與照顧者和幼兒的接觸過程中提供嬰幼兒餵食諮詢支持性衛生服務,例如在產前和產後護理、對健康兒童和兒童的上門巡診和免疫接種期間;
  • 社區支持,包括母親支持小組和社區健康促進和教育活動。

母乳哺育的做法對支持性介入措施有高度反應,在幾年內便可提高純母乳哺育率和持續母乳哺育率。

補充餵養

6個月齡前後,母乳即滿足不了嬰兒對能量和營養素的需要,這時必須添加補充食物以滿足這些需求。嬰兒在大約6個月大時可以開始吃其他食物。如果嬰兒大約6個月仍不添加補充食物,或補充不當,嬰兒生長發育就會受到影響。適當補充餵食指導原則如下:

  • 持續頻繁地按需哺乳直到嬰兒兩歲或兩歲以上;
  • 回應式的餵食(即直接餵食嬰兒和幫助年齡較大的兒童進食。要耐心慢慢餵食,鼓勵兒童而不是強迫兒童進食,對孩子說話,並保持目光接觸);
  •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並正確處理食物;
  • 嬰兒滿6個月開始添加少量食物並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加食物的種類;
  • 逐漸實現食物的合理搭配與種類多樣化;
  • 增加嬰兒餵食的次數,6-8個月嬰兒一天餵食2-3次,9-23個月嬰兒一天餵食3-4次,視需要可添加1-2次輔助食物;
  • 根據需要使用強化補充食物或維他命礦物質補充劑;
  • 對患兒增加流食的攝入,包括增加母乳哺育的次數,並給予稀軟可口的食物。

在極端困難情況下的餵養

對於處境困難的家庭和兒童應給予特別關注和實際支持。在可能的情況下,母親和嬰兒應始終在一起,並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使之能夠採用可選擇的最適當的餵食方法。幾乎在所有困難的情況下,母乳哺育依然是首選模式,例如:

  • 低出生體重或嬰兒早產;
  • 感染愛滋病毒的母親;
  • 未成年母親;
  • 嬰幼兒營養不良;
  • 家庭發生複雜的緊急狀況。

愛滋病毒與嬰兒餵養

母乳餵養,特別是早期的純母乳哺育是提高嬰兒存活率最為重要的途徑之一。然而,愛滋病毒可在懷孕期間、生產時,也可透過母乳從母親傳給孩子。有關愛滋病毒和嬰兒餵養的證據表明,對感染愛滋病毒的母親使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可大大降低透過母乳餵養傳播病毒的風險並會增進母親健康。

世衛組織現在建議,攜帶愛滋病毒的孕婦和哺乳母親等所有愛滋病毒感染者,自初次了解其感染狀況時終生服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

生活在存在腹瀉、肺炎和營養不良發病和死亡流行以及國家衛生當局認可母乳喂養的環境中的母親,應對嬰兒進行6個月純母乳喂養,隨後適當添加輔食,並用母乳至少持續餵養到孩子1歲。

世衛組織的應對

世衛組織致力於支持各國落實並監測2012年5月由會員國批准的《孕產婦、嬰兒和幼兒營養全面實施計畫》。該計劃包括六個項目標,其中一項是到2025年將生命最初六個月的純母乳哺育率提高到至少50%。有助於實現這一目標的活動包括《嬰幼兒餵食全球策略》所述,後者旨在促進、保護和支持適當的嬰幼兒餵食。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衛組織創立了全球母乳哺育團體,以從政治、法律、財政和公眾角度動員支持母乳哺育。該團體匯集來自政府、慈善機構、國際組織和民間社會的執行者和捐助者,其願景是建立一個使所有母親都有母乳餵養所需的技術、財政、情感和公共支持的世界。

世衛組織設立了全球監測和支持實施《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以及世界衛生大會隨後有關決議的一個網絡,名為「NetCode」。這個網絡的目標是,透過確保禁止不當銷售母乳代用品,維護和提倡母乳哺育。具體而言,該網絡正在加強會員國和民間社會的能力,強化國家製定《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實施細則的立法工作,持續監督《守則》遵循工作,並採取行動制止一切違反行為。

此外,世衛組織和兒童基金會開發了針對衛生工作者的培訓課程,為母乳餵養母親提供技能支持,並幫助他們克服困難,監測兒童生長,從而能夠早期發現營養低下或超重/肥胖危險。

世衛組織向國家提供了簡單、一致、可行的指導,促進並支持感染了愛滋病毒的母親改善嬰兒餵養,從而預防母嬰傳播,使小兒具備良好營養,並保護母親健康。


(1) 參考文獻:

The Lancet Breastfeeding Series papers
www.thelancet.com/series/breastfeeding

Breastfeeding in the 21st century: epidemiology, mechanisms, and lifelong effect.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5)01024-7/abstract
Victora, Cesar G et al. The Lancet , Volume 387 , Issue 10017 , 475 – 490.

Why invest, and what it will take to improve breastfeeding practices?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5)01044-2/abstract
Rollins, Nigel C et al. The Lancet , Volume 387 , Issue 10017 , 491 – 504

文章來源:世界衛生組織-嬰幼兒餵養

Visited 38 times, 1 visit(s) today